初秋到来,白天虽仍有热感,邪盛先但夜晚的初秋温度已称得上凉爽。中医认为,养生对应这种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秋燥转折点,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邪盛先过渡时期。那么,初秋入秋以后,养生我们的秋燥饮食要如何调整呢?
中医养生素有“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秋季养生应注意护阴润燥,邪盛先以养肺为先。初秋秋天空气干燥,养生加之人体在夏季津液耗损,秋燥容易出现口舌生疮、邪盛先鼻腔和皮肤干燥、初秋咽喉肿痛、咳嗽、便秘等“秋燥”现象。沙参、麦冬、百合、银耳、燕窝、雪蛤等都是秋季养生常用的药膳,老人可将其搭配在食物中食用,或是煮粥煲汤饮用。
秋天燥邪为盛,最易伤人肺阴。此时可通过食疗达到生津润肺、补益肺气之功效。如鼻、唇干燥者可吃一些萝卜、芝麻、豆腐、豆浆等。还可食用白木耳、胡桃等食物。此外,还可以鲜百合50克、蜂蜜30克,煎汤服食;或者用生梨2只、川贝10克,加水炖服。以上两方对肺燥久咳、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极佳。
干燥的秋天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,因此补水必不可少。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,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。
人在睡眠状态下具有学习能力:可识别气味
野生獐子是几级保护动物,国家二级(捕杀一只普通的判5年) — 养生百科网
想要补肾应该吃什么 常吃这些食物让你肾越来越好
为什么不建议献血浆,贫血/营养不良者慎重(有一定健康风险) — 养生百科网
脂肪肝3步变肝癌 暴食酗酒易伤肝
冬季饮食要注意哪些方面 冬季饮食养生原则分享
copyright © 2023 powered by sitemap 沪ICP备2024053141号-23